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第23太阳活动周中等地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佟亚男 刘四清 龚建村

佟亚男, 刘四清, 龚建村. 第23太阳活动周中等地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08, 28(6): 513-521. doi: 10.11728/cjss2008.06.513
引用本文: 佟亚男, 刘四清, 龚建村. 第23太阳活动周中等地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08, 28(6): 513-521. doi: 10.11728/cjss2008.06.513
Tong Yanan, Liu Siqing, Gong Jiancun. Analysis on the Interplanetary Causes of Moderate Geomagnetic Storms During the Whole 23th Solar Cycle[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2008, 28(6): 513-521. doi: 10.11728/cjss2008.06.513
Citation: Tong Yanan, Liu Siqing, Gong Jiancun. Analysis on the Interplanetary Causes of Moderate Geomagnetic Storms During the Whole 23th Solar Cycle[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2008, 28(6): 513-521. doi: 10.11728/cjss2008.06.513

第23太阳活动周中等地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doi: 10.11728/cjss2008.06.513

Analysis on the Interplanetary Causes of Moderate Geomagnetic Storms During the Whole 23th Solar Cycle

  • 摘要: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年)发生的183次中等强度地磁暴(-100 nT < Dst ≤ -50 nT)的行星际源,分析了中等磁暴的年分布状况以及引起中等磁暴的不同行星际结构在太阳活动周中的分布特征,同时,与强磁暴行星际源的分布状况做了对比分析,主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共转相互作用区CIR与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在中等磁暴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且在ICME中,具有磁云结构和非磁云结构的ICME在引起中等磁暴的能力方面也基本相同,但带有鞘层结构的ICME在引起中等磁暴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2)中等磁暴在极大年(2001年)和下降年(2003年)发生次数最多,与地磁活动的双峰年对应,在极小年(1996和2006年)发生次数最少,与地磁活动低年对应,在其他年份分布较平均. (3)中等磁暴在太阳活动极大年主要由ICME引起,在上升年和下降年CIR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且下降年基本是上升年的两倍,而对于强磁暴而言,ICME始终是最重要的行星际源.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61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112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08-11-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