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MHD模拟数据的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研究

刘慧莲 黄朝晖

刘慧莲, 黄朝晖. 基于MHD模拟数据的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11, 31(1): 15-19. doi: 10.11728/cjss2011.01.015
引用本文: 刘慧莲, 黄朝晖. 基于MHD模拟数据的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11, 31(1): 15-19. doi: 10.11728/cjss2011.01.015
Liu Huilian, Huang Zhaohui. Size and Shape of Magnetopause in the Noon-midnight Meridian Plane Based on the MHD Simul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2011, 31(1): 15-19. doi: 10.11728/cjss2011.01.015
Citation: Liu Huilian, Huang Zhaohui. Size and Shape of Magnetopause in the Noon-midnight Meridian Plane Based on the MHD Simul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2011, 31(1): 15-19. doi: 10.11728/cjss2011.01.015

基于MHD模拟数据的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研究

doi: 10.11728/cjss2011.01.015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刘慧莲

  • 中图分类号: P353

Size and Shape of Magnetopause in the Noon-midnight Meridian Plane Based on the MHD Simulation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Huilian
  • 摘要: 通过分析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系统的三维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模型的计算数据, 给出了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的定量模型. 分析表明, 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可以用文献[3]提出的基于卫星观测数据的、描述赤道面磁层顶位形的函数来描述. 与赤道面磁层顶不同, 正午-午夜子午面磁层顶位形更为复杂. 在忽略极尖区(cusp)的简化条件下, 磁层顶位形仍需利用两条曲线来拟合. 太阳风动压Dp与行星际磁场分量Bz是控制磁层顶位形的主要因素. 行星际磁场为北向时, 磁场增强, 日下点距离r0增大; 行星际磁场为南向时, 磁场增强, 磁层顶日下点距离r0减小. 整体而言, 行星际磁场分量Bz由南转北时, r0增大, 且Bz对r0的影响减弱. 太阳风动压Dp是控制磁层顶日下点的主要因素, Dp增大, r0减小. 磁层顶位形的另一个参数磁层顶磁尾张角α, 随着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增强而增大, 即磁层顶张开程度更加显著, 更多的磁通量由向阳侧传输到夜侧; Dp增大, α略增大, 这意味着Dp对磁通量由日侧向夜侧的传输也有一定的贡献.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8
  • PDF下载量:  128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11-01-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