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7月13日-14日磁暴期间中国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时空演化研究

高鸿宇 张东和 张雅彬 田耀宇 李科

高鸿宇, 张东和, 张雅彬, 田耀宇, 李科. 2013年7月13日-14日磁暴期间中国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时空演化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5-0128
引用本文: 高鸿宇, 张东和, 张雅彬, 田耀宇, 李科. 2013年7月13日-14日磁暴期间中国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时空演化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doi: 10.11728/cjss2025-0128
Case study of the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in China low latitude during the geomagnetic storm in July 13-14, 2013[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doi: 10.11728/cjss2025-0128
Citation: Case study of the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in China low latitude during the geomagnetic storm in July 13-14, 2013[J].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doi: 10.11728/cjss2025-0128

2013年7月13日-14日磁暴期间中国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时空演化研究

doi: 10.11728/cjss2025-0128
基金项目: 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614240324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74206)

Case study of the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in China low latitude during the geomagnetic storm in July 13-14, 2013

  • 摘要: 本文研究了2013年7月13日至14日一次中等强度磁暴期间在中国低纬地区发生的电离层不均匀体事件。通常情况下,在北半球夏季,东亚扇区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不易产生,但此次磁暴期间观测到了显著的不均匀结构增强现象。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CMONOC)和香港卫星定位参考台站网(SatRef)地基GNSS数据、深圳站(22.59°N, 113.97°E)闪烁接收机S4数据、海南富克站(19.4°N, 109.0°E)测高仪数据、以及地磁观测数据等,分析了我国低纬度地区的电离层不均匀体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基于磁暴期间的空间环境参量对此次电离层不均匀体的激发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暴期间出现的东向电场增强是促进此次电离层不均匀体的发展主要原因。同时,电离层不均匀体出现前测高仪观测到的卫星描迹表明大尺度波状结构可能作为种子作用,为不均匀结构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此外,本文还对比了S4指数、ROTI、失锁这几种参量在此次事件中的响应,发现它们在时间分布上大体一致(集中在15:00-18:00 UT),与电离层不均匀体的发生时间一致,但在不均匀结构出现前一个小时出现的L2载波相位失锁(集中在14:00 UT附近)应与本次事件无关。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5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来源:Crossref)

    0(来源:其他)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7-26
  • 录用日期:  2025-09-01
  • 修回日期:  2025-08-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9-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