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第18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1986年2月的高太阳活动研究──Ⅳ日地扰动事件耦合初析
王家龙, 肖佐, 高玉芬
1998, 18(4): 289-295. doi: 10.11728/cjss1998.04.289
摘要:
利用光学、射电、软X射线和硬X射线观测资料,对1986年2月系列太阳爆发中最大的两个耀斑作相似与相异性的分析,解释它们近地空间效应的区别,对该系列太阳爆发事件和叠加在一起的地球事件作认证研究.
太阳风中的Alfven波耗散与电子和质子温度分布问题
肖池阶, 宋礼庭
1998, 18(4): 296-300. doi: 10.11728/cjss1998.04.296
摘要:
根据动力论Alfven波耗散机制,详细计算了动力论Alfven波衰减的能量分配给质子和电子的比率.初步解释了高速太阳风中质子温度比电子温度高的事实,定性说明了r<10Rs时电子快速冷却的原因.
高速太阳风中α粒子分布的形成
汪学毅, 吴京生, 周国成, 曹晋滨
1998, 18(4): 301-307. doi: 10.11728/cjss1998.04.301
摘要:
以多级波粒相互作用模型和1(2/2)维电磁混合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速太阳风中α粒子分布的形成机制.认为α粒子从其产生区到1AU,经历4个特征区域:在冕洞下方的小尺度磁重联区,α粒子产生并得到加速:在约十几个太阳半径日冕区,α粒子形成球壳分布函数:在几十个太阳半径处,在Alfven波和温度各向异性不稳定性的作用下,α粒子分布函数演化为漂移Maxwell分布:当α粒子进入0.3-1AU时,Alfven波的作用使α粒子速度超过太阳风速度约1个局域Alfven速度.
中性风对夜间低纬电离层参量的影响
刘立波, 涂剑南, 保宗悌
1998, 18(4): 308-312. doi: 10.11728/cjss1998.04.308
摘要:
利用一个改进的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研究夜间中性风对低纬电离层多量的作用.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夜间中性风对低纬F层的影响与纬度、地方时有关.夜间低纬F层峰值电子浓度和峰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受中性风的影响与传统观点有所差异.低纬F层参量不只依赖于中性风的方向、强度,还与中性风场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率有关.中性风对低纬F层的影响值得重新认识.
重力波波包在传播过程中的参量激发
易帆
1998, 18(4): 313-322. doi: 10.11728/cjss1998.04.313
摘要: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重力波波包在向上传播过程中的参量激发.结果表明,通过共振相互作用,两个次级波可由噪声水平发展到相当的强度,并拥有可观的空间范围,但两者获得能量的大小不同,说明在一个共振组中,主波的能量传递具有参数选择性.主波包只将部分能量用来激发次级波,在其能量衰减的同时,波包形状也发生强烈的畸变.波包之间的能量传递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由于波包能量交换不再具有可逆性,相互作用的特征时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绝大多数能量传递发生的时间范围.在特征时间之外,波包之间净的能量传递已相当弱.由中间层向低热层传播的重力波,衰变过程和传播过程可以同步完成.共振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使波能量在谱空间扩散,而且能使波能量在物理空间扩展.
太阳质子事件警报
胡雄, 黄泽荣, 张训械, 龚建村, 薛丙森, 叶宗海
1998, 18(4): 323-328. doi: 10.11728/cjss1998.04.323
摘要: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方法,利用太阳耀斑的日面位置、X射线辐射的峰值流量及其上升时间、2695MHz和8800MHz微波辐射的半积分流量等5个物理参量,提出了一个新的太阳质子事件警报方案,预报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及其流量和时间.该方案在本文检验中达到93.75%的预报准确率.
利用神经网络预报太阳质子事件后的地磁扰动
范权福, 田剑华
1998, 18(4): 329-335. doi: 10.11728/cjss1998.04.329
摘要:
通过分析几十个典型太阳质子事件表明,具有以下特征的质子事件其后1-3天内一般有强烈地磁扰动发生:1.质子耀班级别和亮度较大(3B以上);2.质子通量在上升阶段增加很快,而在下降阶段相对来说衰减也很快(尤其是在峰值附近);3.电子通量远远大于质子通量并且和质子通量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预报太阳质子事件发生后3天内地磁扰动的趋势.
我国某些球粒陨石及中铁陨石稀有气体的同位素丰度
王道德, Otto Eugster
1998, 18(4): 336-341. doi: 10.11728/cjss1998.04.336
摘要:
本文测定了剑阁球粒陨石、岩庄球粒陨石、亳县球粒陨石及渭源中铁陨石和新近降落的东乌珠穆沁中铁陨石的稀有气体同位素丰度,根据He、Ne及Ar的测定结果计算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剑阁、岩庄及亳县球粒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分别为5.8Ma、2.5Ma及38.0Ma,东乌珠穆沁及渭源中铁陨石分别为172Ma及17Ma.
航天器异常与空间环境
臧振群, 古士芬, 师立勤, 吴中华
1998, 18(4): 342-347. doi: 10.11728/cjss1998.04.342
摘要:
本文研究考查了靠近或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SCATHA、TDRS-1卫星以及GPS、GOES卫星组等的各自10年左右运行时间中,空间环境所导致航天器异常的发生率的年分布特征、月分布特征、地方时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类型的发生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空间环境因素对航天器作用不同,引起异常类型不一样.因此,太阳长周期和短月、地方时周期活动对航天器异常发生率影响无简单的统一规律特征;长周期中的单粒子事件是由银河宇宙线的重离子引起,太阳质子事件不重要;空间环境研究和预测在对航天器异常的分析、判断和预测、防护中是非常必要的.
大椭圆轨道上空间探测卫星轨道性能分析
佘明生
1998, 18(4): 348-355. doi: 10.11728/cjss1998.04.348
摘要:
本文以实践四号为例概述了卫星设计和运行的一般情况,着重论述卫星轨道设计的特点,并给出了表征轨道计算、发射窗口、卫星受晒、可测控条件等数据和图形.指出在历时2个月的运行中由遥测数据证明了轨道设计及初始姿态选择的正确性.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
向求鲁, 孟京瑞, 沈羡云, 汪德生, 董颀
1998, 18(4): 356-362. doi: 10.11728/cjss1998.04.356
摘要:
载人航天或模拟失重后,航天员会出现运动能力与立位耐力降低,其发生机理与多种因素的改变有关.为进一步验证这种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障碍的可能相关,本文研究模拟失重过程中心脏与外周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卧床后立位耐力降低的关系.结果表明,6名被试者的HRV谱的总功率(TP)及低频(LF)、高频(HF)成份均减少,而LF:HF比值在卧床后期有增大趋势.卧床后HUT初始6min所有被试者心率明显快于卧床前的相应值.说明模拟失重后心脏迷走神经反应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逐渐升高.但卧床后HUT时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反应基本正常.
闪电路径与分形
任顺平, 迟建平, 庄洪春
1998, 18(4): 363-369. doi: 10.11728/cjss1998.04.363
摘要:
介绍了利用分形学研究雷电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将分形学与雷电特征参数相结合的动态描述雷电的设想.
暗条模型中暗条电流纵向分量的考虑
李可军, 顾啸马
1998, 18(4): 370-374. doi: 10.11728/cjss1998.04.370
摘要:
用暗条电流模型中矩形电流回路来研究NOAA131活动区暗条,结果得到暗条上升时弯曲成"U"形态,跟观测结果不符.因此本文推知:考虑暗条电流的纵向分量时一种椭圆形回路似乎比矩形回路更接近于暗条实际.
一个湍流谱的进一步研究
吴永富
1998, 18(4): 375-380. doi: 10.11728/cjss1998.04.375
摘要:
一枚Chaff火箭在87.4km高度测量到高达0.33s-1的风切变剖面,相信这个切变值是中层大气曾经测量到的最大切变值.在这个异常大风切变层内,垂直速度扰动谱在浮力子区,惯性子区,和粘性子区有谱斜率-3.10,-1.65,和-7.11,这个观测与中性密度扰动一致.计算的内尺度和浮力尺度与扰动谱中的崩溃点不一致,这个结果与中性密度扰动不一致.讨论了湍流和重力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强湍流与波场饱和有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