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38卷  第3期

前沿动态
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启动背景型号项目研究
李橙媛
2018, 38(3): 273-273.
摘要:
NASA发射GOLD载荷观测地球高层大气变化
范唯唯
2018, 38(3): 273-273.
摘要:
Luna 25确定二个候选着陆点
范唯唯
2018, 38(3): 273-274.
摘要:
MRO发现火星中纬度地区暴露的浅地表下冰层
2018, 38(3): 274-274.
摘要:
Cassini发现土卫六与地球一样拥有海平面
韩淋
2018, 38(3): 274-274.
摘要: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2018, 38(3): 274-275.
摘要:
NASA研究发现臭氧空洞恢复的直接证据
范唯唯
2018, 38(3): 275-275.
摘要:
NASA小卫星绘制世界首张全球大气冰分布图
王海名
2018, 38(3): 275-275.
摘要:
NASA发布ISS双胞胎实验详细研究结果
王海名
2018, 38(3): 275-277.
摘要:
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2018, 38(3): 277-277.
摘要:
NASA完成世界首次X射线脉冲星导航空间验证
王海名
2018, 38(3): 277-278.
摘要:
发展战略
国际空间探索协调工作组发布第三版《全球探索路线图》
韩淋, 范唯唯
2018, 38(3): 279-281.
摘要: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空间对地观测十年调查报告
范唯唯, 韩淋
2018, 38(3): 281-284.
摘要:
政策研讨
NASA 2018年经费增加超出预期
2018, 38(3): 284-284.
摘要:
研究论文
WSA太阳风经验模型及其应用
杨子才, 沈芳, 杨易, 冯学尚
2018, 38(3): 285-295. doi: 10.11728/cjss2018.03.285
摘要:
Wang-Sheely-Arge (WSA)模型是对准稳态太阳风的经验和物理相结合的描述,其利用观测的日面磁图作为输入,可以提前3到4天预测L1点处的太阳风速度和行星际磁场极性.WSA模型是在WS模型的基础上经过若干改进形成的实时预报模式,之后又借鉴Distance from the Coronal Hole Boundary (DCHB)模型的参数,进一步改进了太阳风速度关系式,形成了目前常见的形式.WSA经验模型由日冕磁场模型、太阳风速度关系式和一维运动学模型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基本步骤包括观测磁图预处理、日冕三维磁场反演、计算日冕磁场参数、计算太阳风的速度分布和将太阳风映射到1AU等环节.在发展过程中,WSA模型经历了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变化,例如观测磁图数据的来源、日冕磁场模型的类型、经验速度关系中自由系数的取值等.许多研究对如何改善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探索.
缓变型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特征时间及其经向分布
丁留贯, 曹鑫鑫, 王智伟, 顾斌
2018, 38(3): 296-306. doi: 10.11728/cjss2018.03.296
摘要:
利用SOHO,STEREO高能粒子观测数据,对2011-2014年30个通量短时间内显著增强的缓变型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的两个特征时间(局地爆发时间,起始释放时间)及其经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多颗卫星同时观测到的SEP事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角宽明显较一般事件大,且基本都为Halo CME;不同卫星观测到的粒子通量局地增强时间差与卫星位置经度差明显线性正相关且东西不对称;局地爆发时间和起始释放时间相对于耀斑时间的延迟与卫星相对经度正相关;卫星所有能量通道的两个特征时间极差与卫星相对经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这表明不同能量SEP释放的时间跨度具有明显经度差异;高低能释放时间差与CME速度正相关.这些结论表明,SEP事件的两个特征时间具有明显的经向依赖性,并都与CME速度相关.
远磁尾磁层顶位形的偏转
商文赛, 吕建永, 王明, 倪素兰
2018, 38(3): 307-314. doi: 10.11728/cjss2018.03.307
摘要:
利用WIND和ARTEMIS卫星观测数据,分析远磁尾磁层顶对行星际和太阳风变化的响应,尤其是偏离日地连线的太阳风速度改变对远磁尾磁层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11年9月13日的事件中,P2卫星观测到高速且高密度的磁鞘流.利用最小变量法进行分析发现,磁层顶沿着偏离日地连线的太阳风速度方向发生偏转.根据相似三角形定理,推断出本次事件中磁层顶在y方向和z方向上的偏转幅度分别达到10Re和6Re.P1和P2卫星的相对位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因此,偏离日地连线的太阳风速度对远磁尾磁层顶的位形影响很大.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包含太阳风速度vyvz效应的磁层顶模型提供观测证据.
利用THEMIS卫星观测结果分析亚暴期间等离子体片尾向膨胀
任年, 沈超, 马永辉
2018, 38(3): 315-331. doi: 10.11728/cjss2018.03.315
摘要:
利用THEMIS卫星观测结果,分析2008年3月13日10:40UT-12:10UT的一次中等亚暴事件在磁尾的全球演化过程.在该过程中,THEMIS的5颗卫星在午夜区附近沿x轴依次排列,离地心距离约8.7~13.2Re.亚暴触发开始后,磁场偶极化和等离子体片的膨胀依次被在磁尾不同位置的卫星观测到.等离子体尾向膨胀的平均速度约为140km·s-1.在此次亚暴事件中可观测到两种类型的偶极化.一种为偶极化锋面,其与爆发性整体流(BBF)密切相关;另一种为全球偶极化,其与等离子体片的膨胀密切相关.亚暴触发开始约7min后,THEMIS卫星在低中高纬都可以观测到Pi2脉动的发生,且Pi2脉动的振幅随着纬度的升高逐渐变大.此次亚暴事件中的离子整体流速度主要是由离子电漂移速度引起的,测得的电场为局地磁通量变化导致的感应电场.
多离子空间等离子体中快磁声波与粒子的回旋共振特性
肖晖, 周庆华
2018, 38(3): 332-341. doi: 10.11728/cjss2018.03.332
摘要:
快磁声波是空间等离子体中一种接近垂直传播的右旋极化电磁波,能够在等离子体层内外传播.快磁声波与带电粒子的回旋共振相互作用能够导致高能电子随机加速和投掷角扩散、能量质子投掷角扩散等,从而影响辐射带高能带电粒子的动态过程.分别基于完整的色散关系和高密度近似的色散关系,在不同空间等离子体条件下研究多离子空间等离子体中不同传播角的快磁声波色散曲线,并计算了快磁声波与H+,He+和O+离子的最小共振能量.结果表明,当传播角较小时,采用高密度近似与采用完整色散关系计算的离子最小共振能量没有太大差别.在中低密度中强磁场空间等离子体中,传播角≥ 88°时高密度近似色散关系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因此应利用完整色散关系计算最小共振能量.
长时间流星不均匀体母体特征个例研究
李傲, 李国主, 宁百齐, 杨思朋, 万卫星
2018, 38(3): 342-350. doi: 10.11728/cjss2018.03.342
摘要:
流星体坠入地球大气烧蚀电离产生流星等离子体尾迹,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过程作用下产生流星不均匀体.利用光学视频和无线电雷达在低纬三亚开展流星体烧蚀和流星不均匀体综合探测结果,发展了一种获取流星不均匀体母体(流星体)特征参数的方法,并对2015年12月双子座流星雨期间观测的一次长持续时间流星不均匀体事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母体速度、质量和轨道等特征,结果显示产生这次流星不均匀体的流星体速度和轨道等具有双子座流星特点.该方法可应用于流星不均匀体及其母体特征研究.
基于GPS的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谱分析
范小邦, 黄江, 徐杰, 邓柏昌, 全宏俊
2018, 38(3): 351-360. doi: 10.11728/cjss2018.03.351
摘要:
利用广州站GPS电离层闪烁监测仪2014和2015年的观测数据,从150例典型闪烁事件中提取出4820例闪烁谱和闪烁谱指数,分析发现广州地区闪烁对应单幂律谱和双幂律谱两大典型闪烁谱.这些闪烁谱可以细分为5类,初步分析了这5类闪烁谱的特征和产生原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谱指数分布在0.63~9.57,平均谱指数为3.86,78.5%以上的谱指数分布在0~6,83.4%中弱闪烁强度的谱指数值分布在0~7,89.27%的强闪烁强度的谱指数分布在5~10,谱指数随闪烁强度的增强有上升趋势.
TIMED/SABER与AURA/MLS临近空间探测温度数据比较
谢衍新, 肖存英, 胡雄, 吴小成, 杨钧烽
2018, 38(3): 361-367. doi: 10.11728/cjss2018.03.361
摘要:
利用AURA/MLS数据(V4.2)和TIMED/SABER数据(V2.0)对20~92km高度的大气温度进行比较分析,计算AURA/MLS数据与TIMED/SABER数据的温度绝对偏差,并分析平均温度偏差在不同季节中随经度、纬度和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80km高度的平均温度偏差在±6K以内,相对偏差在3%以内;80~90km高度平均温度偏差减小至-10K以下,相对偏差在9%以内.中低纬度地区平均温度偏差廓线的变化趋势一致,从20km高度的-3K左右的负偏差逐渐增加,在45~50km高度的平流层顶处有较明显的3K左右的正偏差峰值.平均温度偏差随纬度变化明显,随经度变化很小.研究结果可为卫星数据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微重力下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换热分析
雷雨川, 陈振乾
2018, 38(3): 368-372. doi: 10.11728/cjss2018.03.368
摘要:
采用VOF模型和自定义函数的方法对三角形微通道内冷凝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将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与文献中经验关联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重力和表面张力对气液界面分布和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对微通道内气液界面分布和截面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表面张力在非圆形微通道内的冷凝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更多的冷凝液流向尖角,使壁面附近液膜厚度变薄,传热阻力减小,传热系数增强.
环形浅液池内低Prandtl数流体超临界热毛细对流演化
张利, 李友荣, 刘丽娜, 吴春梅
2018, 38(3): 373-379. doi: 10.11728/cjss2018.03.373
摘要:
为研究低Prandtl数(Pr)流体热毛细对流演化过程,对环形浅液池内Pr=0.011的流体热毛细对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当Marangoni数较小时,流动为轴对称稳态流动;当Marangoni数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流动失稳并转变为热流体波,其波数随Marangoni数增加而减小,而波动主频增大;随着Marangoni数增加,流动加强,沿周向运动的热流体波演变为沿径向运动的径向波,其波数大大减小;当Marangoni数继续增加时,波动频谱曲线噪声增加,呈广谱特性.因此,在计算范围内热毛细对流的演化过程为:轴对称稳态流动-热流体波-单周期径向波-多周期三维振荡流动.
空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刘亦飞, 李亮, 王功, 刘兵山
2018, 38(3): 380-385. doi: 10.11728/cjss2018.03.380
摘要:
高能束流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以激光和电子束作为热源,通过选区熔化粉末或熔丝沉积成型来实现金属零部件的制造.根据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空间领域的发展,结合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强约束条件对在轨制造设备尺寸、重量、功耗、寿命提出的更高要求,对比激光与电子束两种热源的工作模式,进行在轨可行性分析,提出未来空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自旋平台双球型电场仪数据校正方法
杨璇, 周斌, 翁成翰
2018, 38(3): 386-392. doi: 10.11728/cjss2018.03.386
摘要:
双球型电场仪通过测量两探针的电势差和间距获得空间电场.当电场仪应用于自旋平台时,因柔性伸杆扰动带来的双球位置偏差会影响电场计算结果.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自旋平台上两个电探针的电场探测自洽特性对探针位置进行校正的方法,实现了对双球型电场仪在轨数据的校正.对探空火箭电场仪的实测数据处理过程是在消除平台对电场仪的干扰后,使用所提出的校正方法对测量电场的矢量大小和方向进行校正.通过将修正结果与未校正数据和理论模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均匀圆形天线阵的涡旋电磁波产生与接收误差分析
陈亚南, 董晓龙
2018, 38(3): 393-401. doi: 10.11728/cjss2018.03.393
摘要:
为分析均匀圆形天线阵产生与接收涡旋电磁波时的误差特性,研究天线阵元激励相位存在高斯分布误差、量化误差以及单个阵元误差时产生的涡旋电磁波幅相特征,计算轨道角动量模态并给出准确辨认模态时的各误差阈值,分析接收阵列与产生阵列不平行时的幅相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类相位误差条件下,涡旋电磁波主瓣幅度由环状变得不规则,相位在主瓣宽度内保持良好,轨道角动量模态在小倾斜角接收误差下不能辨认.研究结果说明涡旋电磁波对各类激励相位误差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对倾斜角接收误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将为利用涡旋电磁波实现多路复用奠定基础.
星间链路联合磁测约束的低轨星座自主导航
谭龙玉, 王卫华, 孙俊, 韩飞, 彭杨, 王兆龙
2018, 38(3): 402-408. doi: 10.11728/cjss2018.03.402
摘要:
为解决星座仅依靠星间链路测量进行自主导航时的整体旋转和漂移问题,提出一种星间链路联合磁测约束的低轨星座自主导航方法.通过星间观测相机和磁强计,获得同轨道相邻卫星视线矢量与地磁场方向之间的角距和地磁场模值,为低轨星座引入空间基准信息.在非秩亏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整星座的最优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星座卫星自主导航位置精度优于20m,速度精度优于0.05m·s-1,自主导航运行时间维持180天,能够满足低轨卫星星座自主导航的应用需求.
一种空间相变换热器热设计与仿真分析及其改进
麻才新, 盛强, 童铁峰
2018, 38(3): 409-417. doi: 10.11728/cjss2018.03.409
摘要:
基于相变计算方法即焓法处理相变材料凝固/融化模型,对一个以水为主动冷却介质,内填充石蜡类相变蓄热材料的板式相变换热器的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重力条件下冷却面的温度分布,相变材料在融化过程中的动态温度场分布、相变界面分布、融化时间等结果,验证了该相变换热器的可行性.对比该相变换热器在重力与微重力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差异,利用添加强化传热肋片与泡沫复合相变材料方法,提高了微重力条件下该类相变换热器的效率,可为空间相变蓄热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两极地区局部点质量模型构建方法
冯进凯, 王庆宾, 黄佳喜, 张超, 范雕
2018, 38(3): 418-426. doi: 10.11728/cjss2018.03.418
摘要:
针对两极地区位系数模型计算扰动引力时的奇异问题和点质量模型方程解不稳定问题,分别引入扰动引力去奇异算法和基于换极法的两极地区局部点质量模型构造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去奇异算法能有效解决靠近极点处扰动引力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奇异性问题,基于换极法的点质量模型在两极地区方程结构稳定,精度与位系数模型相当.本文方法可为极区飞行器扰动引力快速赋值提供新的思路.
科学家访谈
“黄金时间”搞科研必有更大作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访谈
潘建伟
2018, 38(3): 427-427.
摘要: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2018, 38(3): 428-428.
摘要: